产品中心
建设智慧绿色港口 为贵港发展按下“加速键”

来源:hth娱乐官网    发布时间:2024-07-09 00:57:09

  广西贵港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开辟有贵港至广东、贵州、南宁、黎塘等地的集装箱定期班轮,还与广州、深圳、珠海、云浮、肇庆等港口结为西江港口联盟,与粤港澳地区形成了江海联运的良好格局。今年1月至5月,该公司实现总吞吐量303万吨。图为近日记者拍摄的该公司集装箱码头作业区一角。张庆杰 摄

  贵港,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港口城市,是广西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东南亚、联通北部湾、辐射大西南,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拥有华南内河第一大港口。黎湛铁路、南昆铁路、南广高速铁路、广(州)南(宁)高速公路、324国道和209国道与全国各地相连,赋予了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水路、铁路、公路三大运输网的高效衔接,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广西内河港口首位。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位于贵港西江经济带中游的广西贵港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港码头),开辟了贵港至广东、贵州、南宁、黎塘等地的集装箱定期班轮,与广州、深圳、珠海、云浮、肇庆等港口结为西江港口联盟,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形成了江海联运的新格局。近年来,贵港码头先后荣获2022年度贵港市营商环境优秀企业、国家3A级仓储型物流公司等称号。今年1月至5月,贵港码头实现总吞吐量303万吨。

  1950 年12月6日,粤桂内河航运管理局贵县管理站(今贵港码头)成立,当时仅有干部职员13人,面对的是一片荒地、零资产,靠借用一间民房办公。建港初期,管理站的干部职员夜以继日开荒拓土,岸坡落差大、到处是顽石,开辟岸线时经常遇到崩塌、险象环生。没有水喝就自己挑,没有粮食就自己办农场,没有机械就自己造,木缆车、木制帆布皮带机,靠的是肩挑背扛来装卸货物。那时,贵港码头是一个囿于郁江的小码头,承载能力十分有限,运载货物大多以化肥、粮食、白糖等紧缺的日用百货为主,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有工业用的货物航运。

  80年代初,珠江航运管理局贵县航务管理所的码头工人自行设计制造30米、40米、60米轨道式煤炭装卸桥吊,同时配套皮带机装船溜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由人工装卸向机械化作业转型。90年代,贵港码头建成简易的港口缆车作业线,通过港口上岸的日用百货类物资供应贵县全境;同时期还建设了简易集装箱装卸泊位,实现码头装卸简易设备向专业机械化作业升级。

  1992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贵港码头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自此,贵港码头开启大开发大建设的时代,港口、航道、码头、锚地、市场等从有到优,实现量变到质变。

  2006年5月,贵港市引入印尼爱凯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对罗泊湾作业区和猫儿山作业区做改造升级,开创了广西内河引入外资建设港口的先例。

  2017年,贵港码头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广西贵港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全部股份,转制为国有大型独资企业。2020年,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将北部湾港贵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转让给广西北港西江港口有限公司。

  2021年,贵港码头建成投用西江内河港口首个集装箱信息化系统,实现从大型机械化向信息化码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同年1月19日,贵港码头公司正式更名为广西贵港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历经70多年的沧桑巨变,如今的贵港码头已是我市重要的港口之一,并成为广西西江流域集装箱干支网络中转港和江铁海联运枢纽港,是我国西南六省区连接华南地区和港澳地区的主要枢纽,是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力军和先锋港。码头吞吐量从2017年的505万吨跃升到2023年的762万吨。

  近年来,贵港码头主动发挥西江内河大港的优势地位,加快地方产业提档升级。通过提质增效、提高经营效益、推动业务协同,推进实施“一城一港”协同理念,与苏湾港合作开展粮食集装箱中转项目,助力贵港经济增长。

  据了解,贵港码头围绕“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企业高水平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江铁海”多样化联运、西部陆海新通道“贵港—北部湾港”海铁联运,助力贵港市物流市场和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为钢材运输需求量极大的柳钢物流公司提供中转堆场及装卸服务,制订‘铁水联运’方案。自合作以来,贵港码头共完成钢材装卸船460万吨,为客户节省物流成本7500万元。”贵港码头副总经理黄崇桂介绍。

  随着贵港市电动车、羽绒、原木、纸浆等相继从贵港口岸出口,2023年,贵港码头对贵港口岸检疫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为羽毛羽绒公司可以提供进口水洗羽毛羽绒检疫消杀服务,快速缩短进口货物检疫时间,提高进口水洗羽毛羽绒的通关效率。此外,贵港码头还极力助推“港产城”融合,为加快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贵港经济开发区“一区五园五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6月19日,在贵港码头,集装箱码放整齐,岸桥和龙门吊在操作员熟练操控下,不断地伸出铁臂,将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轻轻抓起,放到大货车或船上。码头上6个泊位都在满负荷运转,一片繁荣忙碌的景象。

  “我们通过设施维保、项目投用、技术改造等各项措施,积极地推进码头提档升级,着力在水、汽、渣三方面全力深入挖潜,降本增效。同时,推进与使用电磁吊工艺,减少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轮胎吊作业量。”贵港码头党委宣传部主任黄慧萍说,集装箱作业区通过改造吊具,提高货物装卸船效率,使吨袋石粉装船平均效率达214吨/小时,同比提升41.72%;通过改造卷钢吊梁进行线%;通过改造叉车叉棍拆箱,作业效率提高40%,让“小改造”发挥出最大效用。

  贵港码头还对散货作业区的大型设备1-2固定吊平台抓料机进行技改,使抓料机的效率从200吨/小时提高到约550吨/小时;对6#泊位后场皮带机项目进行技改,实现煤炭卸船效率400吨/小时,同比原工艺提高效率1倍以上;对4-2皮带机做改造,使高钙石装船破碎率同比减少100%,装卸质量显著提升。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贵港码头采取“一票一议”“量价互保”等创新业务模式,实现了“抵港直提”“到港直装”“套泊作业”“船车直取”等服务,打破了传统装卸服务模式。

  码头,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汇聚着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建设成为各大港口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021年开始,贵港码头以“信息化”为抓手,加速推进码头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在高质量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口取得显著成效。

  “得益于新一代尖端技术的加持,集装箱码头可实现高度信息化、标准化、全自动化。”黄崇桂介绍,相比2021年以前的传统方案,设计作业效率从人工道口工作效率300车次/工班,提高到900车次/工班。

  据悉,贵港码头陆续建成一整套包含标准化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系统、车辆作业预约系统、智慧卡口系统相融合的综合信息化应用体系。该体系以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系统为基础,配备完善的信息化仓储管理功能板块,使集装箱装卸效率与2021年前相比,提升至20.06Move/小时,同比提升10.2%;集装箱提还柜时间缩减至26.98分钟,同比缩减27.81%,实现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同时,满足复杂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管理需求,提高集装箱业务的作业、管理上的水准,为各方提供实时在线年,贵港码头散货信息化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从业务单据流转到车队、过闸、提箱/货、出闸全程无纸化高效生产作业。2023年,集装箱和散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与北港网连接,贵港码头正式成为广西内河港口首个全面使用港口信息化管理的码头。

  近年来,贵港码头聚焦绿色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油改电”工程,使机械设备逐步电气化,投入的4台纯电动叉车,以及码头岸桥吊、门座式起重机、龙门吊均100%实现电气化,码头绿色电动机械占比从30%提高到90%。同时,码头的车辆、设备做了“油改电”,码头的灯具也都进行了节能化的升级改造。

  “每台内燃机叉车每月排放3.11吨二氧化碳,而纯电动叉车排放为零。一年下来,4台纯电动叉车能为贵港码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吨。”贵港码头安全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2021年以前,贵港码头无岸电设施,不具备向靠港船舶进行供电的能力,停靠在码头的船舶只能依靠柴油机发电。以3000吨船舶为例,每艘船每次靠港约5小时,需要消耗柴油约2升,费用接近15元。不仅成本高,烧油发电造成的空气、噪声污染还严重威胁着码头的生态环境。

  2021年,贵港码头安装了统一接口标准的岸电设施3台,为靠港船舶提供清洁能源,并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用程序,实现船舶到港作业零污染、零排放。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以来,集装箱作业区岸电接电使用时长已有4000多小时,用电量为1.6万多度。

  贵港码头安全环保部负责这个的人说,作业区船舶污水收集设施日渐完备,已有2台生活垃圾污水和油污水接收“神器”,这些应急收集设施可供靠港船舶在没有污水接收船前来转运时,对生活垃圾污水和含油污水进行应急排放存储。还有船舶的固体垃圾,也有了投放渠道,确保到港船舶污染物合规处置。同时,开展绿化行动,贵港码头现有绿化面积2.07万平方米,从油码头到现代化港口,一系列的革新变化中,绿色已成为贵港码头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2023年,贵港码头成为广西首家获得全国三星级绿色港口的码头。

  时代在变,奋斗底色不变。在货物吞吐量飞快增长的背后,是贵港码头从小港到大港、吞吐能力从弱到强、装卸工艺从人力装卸到全部货物装卸机械化、集装箱理货信息化的转变。从传统码头到现代化码头,贵港码头正经历着从大港向强港迈进的过程。